|
|
|
犯罪和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
|
| 周路 |
|
1982,4(2):1-5 [摘要] [下载 PDF(456.0 M)] |
|
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
|
| 周柏森 |
|
1982,4(2):5-9 [摘要] [下载 PDF(448.0 M)] |
|
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
|
| 张智辉 |
|
1982,4(2):10-12 [摘要] [下载 PDF(271.0 M)] |
|
谈谈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作斗争的几个问题
|
| 欧阳涛,袁作喜 |
|
1982,4(2):13-17 [摘要] [下载 PDF(464.0 M)] |
|
略论反革命罪的主观要件——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新探
|
| 张弘,童志红 |
|
1982,4(2):18-20 [摘要] [下载 PDF(275.0 M)] |
|
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作用和特性
|
| 黄道 |
|
1982,4(2):20-25 [摘要] [下载 PDF(598.0 M)] |
|
法庭上的辩论应该有据有理有节
|
| 史凤仪 |
|
1982,4(2):26-27 [摘要] [下载 PDF(174.0 M)] |
|
浅论男女平等与婚姻自由
|
| 王昭仪 |
|
1982,4(2):28-33 [摘要] [下载 PDF(606.0 M)] |
|
国营企业财产权性质探讨
|
| 李开国 |
|
1982,4(2):34-38 [摘要] [下载 PDF(467.0 M)] |
|
加强劳动保护立法 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
|
| 王昌硕,陈文渊,郎铭锡 |
|
1982,4(2):39-42 [摘要] [下载 PDF(397.0 M)] |
|
唐律“婚书”考
|
| 胡曰武 |
|
1982,4(2):43-44 [摘要] [下载 PDF(174.0 M)] |
|
《大清新刑律》与《大清现行刑律》辨正
|
| 李贵连 |
|
1982,4(2):44-49 [摘要] [下载 PDF(524.0 M)] |
| |